教培行业大变革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要从严治理,严肃查处。
当天,高途股价下跌11.92%,好未来下跌10.45%。
5月24日,北京一家教育类自媒体发文,称北京海淀区教委开会,要求培训机构暑期不许开课,学科类和素质类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上市,教育培训机构不得做任何广告。
当天,好未来股价下跌12.52%,新东方下跌11.79%,高途下跌10.34%,美联国际教育下跌超30%。
怎么了?教培行业的从业者非常焦虑,这到底是是怎么了?学生想提高成绩,出来补个课,怎么了?我们认真提供补课服务,不偷不抢,为什么要这么严厉?
教培行业是要黄了吗?以后怎么办?
很难回答。
你所看到的问题,其实都是别人的解决方案。这些新政(出来的,和尚未出台的),一定都是为了解决一些你没意识到的问题。新政越严厉,说明要解决的问题越严重。
什么问题?
当下中国教育的两个底层问题:公平和成本。
1.公平
公平?这和公平有什么关系?
你孩子天资好,不用补课,就能考出好成绩。我孩子不行,课上听不懂,成绩差。但他也想考出好成绩啊。周末出来补一补,课前预习,追一追,课后补习,笨鸟先飞,这个和公平有什么关系?难道,必须追不上你,才叫公平吗?
这是很多家长的想法。这个想法有错吗?
一点错都没有。
但是,能有这个想法的家长,其实可能没有意识到,你之所以能有这个想法,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你付得起校外补课的费用。
现在的校外补习班,一节课动辄百元。两个周末,上下午常常排满,要上千元。一个月可能上万。有些家长,一年要为孩子付出的补课费,甚至高达10万。10万。这即便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都大约相当于了一个全职家长的年薪。
那我只花5万呢?老师差点。只花1万呢?再差点。
这就意味着,花1万,5万,10万,或者50万,100万,接受到的,是不同品质的教育。
这很正常啊。没钱就买经济舱,有钱就买头等舱,这有什么问题吗?难道,教育不是也应该丰俭由人吗?
丰俭由人?教育怎么能丰俭由人?
如果教育和其它商品一样,也可以丰俭由人,那么从宏观层面上看,就必然带来一个结果:最好的教育资源,必然会分配给最有钱的家庭。有钱人家的孩子,因为买了道具,开了外挂,就会更有机会,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成功。
上一代竞争获胜的人,他们的下一代,也越有机会获胜。这就是:阶层固化。
教育,可能是普通人跨越阶层的最重要的通道。这条通道上,不能有付费高速,更不能被钱堵死。教育必须公平。
有些补不起课的家长,非常可怜。他们周末跑到一些写字楼里巡逻。发现补课的,就举报。我的孩子补不起,你的孩子也不许补。
如果理解了教育的“公平”属性,你就能理解这些父母可气,可怜,而又可以理解的无奈心态了。
2.成本
然后,是成本。
成本,其实是排在公平之后考量的。但是,它依然是各种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
2020年人口普查,引起了广泛讨论。少子化,老龄化,已经是广泛的共识了。大家都知道,要生。但为什么不生呢?
成本太高。
孩子出生,有个“三育成本”:生育,养育,教育。三育成本,是最好的避孕药,让很多年轻的父母们不敢生孩子。所以想让小夫妻们多生,就要推翻这三座大山。
生育的成本,主要体现在母亲的工作危机。工作单位不招、辞退、错失好的晋升机会。这些,要通过劳动法,社会道德约束来解决。
养育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奶粉、衣服、自己的小房间。养一头吞金兽,比养2个自己要费钱。这些,要通过养育补贴,甚至集采奶粉、衣服来解决。
教育的成本,主要就体现在校外培训上了。不上不行,因为大家都在上。上吧,又上不起。咬咬牙交钱,又大大降低生活质量。最后,还不确定是不是能培养成才。
所以为了出生率,教育的成本,必须降下来。
我也想降啊,可是大家都去上,我不上不行啊。
这就是“剧场效应”。当第一排的人站起来看戏,第二排的人也必须站起来,才能看得见。然后第三排的人只好也站起来了,第四排也站起来了,所有人最后都站起来了。
可是,当所有人都站起来的时候,能看的就和所有人都坐着,没有任何差别。而这时,所有人都从舒舒服服地坐着,变成了傻傻地不得不站着。
这就是剧场效应。剧场效应,是教育成本高的罪魁祸首。
那怎么办呢?必须把第一排的人强行摁坐下,然后宣布,谁站起来,就必须强行退场。
教育成本降下来了,出生率才有可能上升。
3.政策
当你理解了当下中国教育的公平和成本这两个底层问题,就会理解各种已经发布的政策,甚至预测未来可能发布的政策了。
为什么幼升小、小升初,要就近入学?为了公平。
但是,有钱的父母,想打破这种公平。于是他们通过买“学区房”,以获得好学校的入学资格。学区房的本质,就是好的教育资源的货币化分配。
那怎么办呢?
2019年,北京市出台“多校划片”政策,多个学校,对应多个片区,降低房子与好学校的对应关系。
家长怎么办呢?多买几套。继续努力用货币,获取好的教育资源的优先分配权。
这场博弈,尚未结束。
为什么本来自主招生的私立小学,现在要摇号入学?为了公平。
我自己出钱创办的小学,我招什么学生,难道不应该我自己说了算吗?也许不行。
因为私立小学学费高,所以能雇到更好的老师。有钱的家长,因此就可以用钱,买到最好的老师服务。长此以往,好的老师,都会流到私立学校去,教最有钱的家庭的孩子。而有钱家的孩子,因为有钱,就获得了更大的在竞争中胜出机会。
所有这些政策,都是把钱,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解绑。
回到教培行业。
今天的教培行业,本质上已经变成了“用钱分配教育资源”的游戏道具。大量资本的疯狂介入,铺天盖地的广告投入,更是大大提升了这个游戏道具的价格。
所以,站在本质的角度看,这一轮的整治,不是以“必须拿到牌照”,“只能预收3个月的学费”,“不允许虚假宣传”为目的的。这一轮的整治,是以“让钱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脱钩”为目的的。
只要哪家机构号称“参加我们的培训,能有效提分”,这个机构,可能就会有问题。甚至有些机构曾经打过这样的广告“你来,我们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机构都是作死。
可是,这样的整治没用吗?焦虑的父母,总是能找到办法,给孩子补课吗?
是的。这个焦虑的来源,是高考。只要高考不改,焦虑不灭。那怎么办呢?
占用学生的时间。
如果你以后,看到孩子周六由学校托管这样的政策,不要觉得太惊讶。为什么?太奇葩了吧?但是,也许只有把孩子的时间占住,才能杜绝校外“用钱分配优质教育资源”。
这听上去是下策。但这也许真是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