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业大变革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要从严治理,严肃查处。
当天,高途股价下跌11.92%,好未来下跌10.45%。
5月24日,北京一家教育类自媒体发文,称北京海淀区教委开会,要求培训机构暑期不许开课,学科类和素质类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上市,教育培训机构不得做任何广告。
当天,好未来股价下跌12.52%,新东方下跌11.79%,高途下跌10.34%,美联国际教育下跌超30%。
怎么了?教培行业的从业者非常焦虑,这到底是是怎么了?学生想提高成绩,出来补个课,怎么了?我们认真提供补课服务,不偷不抢,为什么要这么严厉?
教培行业是要黄了吗?以后怎么办?
很难回答。
你所看到的问题,其实都是别人的解决方案。这些新政(出来的,和尚未出台的),一定都是为了解决一些你没意识到的问题。新政越严厉,说明要解决的问题越严重。
什么问题?
当下中国教育的两个底层问题:公平和成本。
1.公平
公平?这和公平有什么关系?
你孩子天资好,不用补课,就能考出好成绩。我孩子不行,课上听不懂,成绩差。但他也想考出好成绩啊。周末出来补一补,课前预习,追一追,课后补习,笨鸟先飞,这个和公平有什么关系?难道,必须追不上你,才叫公平吗?
这是很多家长的想法。这个想法有错吗?
一点错都没有。
但是,能有这个想法的家长,其实可能没有意识到,你之所以能有这个想法,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你付得起校外补课的费用。
现在的校外补习班,一节课动辄百元。两个周末,上下午常常排满,要上千元。一个月可能上万。有些家长,一年要为孩子付出的补课费,甚至高达10万。10万。这即便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都大约相当于了一个全职家长的年薪。
那我只花5万呢?老师差点。只花1万呢?再差点。
这就意味着,花1万,5万,10万,或者50万,100万,接受到的,是不同品质的教育。
这很正常啊。没钱就买经济舱,有钱就买头等舱,这有什么问题吗?难道,教育不是也应该丰俭由人吗?
丰俭由人?教育怎么能丰俭由人?
如果教育和其它商品一样,也可以丰俭由人,那么从宏观层面上看,就必然带来一个结果:最好的教育资源,必然会分配给最有钱的家庭。有钱人家的孩子,因为买了道具,开了外挂,就会更有机会,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成功。
上一代竞争获胜的人,他们的下一代,也越有机会获胜。这就是:阶层固化。
教育,可能是普通人跨越阶层的最重要的通道。这条通道上,不能有付费高速,更不能被钱堵死。教育必须公平。
有些补不起课的家长,非常可怜。他们周末跑到一些写字楼里巡逻。发现补课的,就举报。我的孩子补不起,你的孩子也不许补。
如果理解了教育的“公平”属性,你就能理解这些父母可气,可怜,而又可以理解的无奈心态了。
2.成本
然后,是成本。
成本,其实是排在公平之后考量的。但是,它依然是各种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
2020年人口普查,引起了广泛讨论。少子化,老龄化,已经是广泛的共识了。大家都知道,要生。但为什么不生呢?
成本太高。
孩子出生,有个“三育成本”:生育,养育,教育。三育成本,是最好的避孕药,让很多年轻的父母们不敢生孩子。所以想让小夫妻们多生,就要推翻这三座大山。
生育的成本,主要体现在母亲的工作危机。工作单位不招、辞退、错失好的晋升机会。这些,要通过劳动法,社会道德约束来解决。
养育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奶粉、衣服、自己的小房间。养一头吞金兽,比养2个自己要费钱。这些,要通过养育补贴,甚至集采奶粉、衣服来解决。
教育的成本,主要就体现在校外培训上了。不上不行,因为大家都在上。上吧,又上不起。咬咬牙交钱,又大大降低生活质量。最后,还不确定是不是能培养成才。
所以为了出生率,教育的成本,必须降下来。
我也想降啊,可是大家都去上,我不上不行啊。
这就是“剧场效应”。当第一排的人站起来看戏,第二排的人也必须站起来,才能看得见。然后第三排的人只好也站起来了,第四排也站起来了,所有人最后都站起来了。
可是,当所有人都站起来的时候,能看的就和所有人都坐着,没有任何差别。而这时,所有人都从舒舒服服地坐着,变成了傻傻地不得不站着。
这就是剧场效应。剧场效应,是教育成本高的罪魁祸首。
那怎么办呢?必须把第一排的人强行摁坐下,然后宣布,谁站起来,就必须强行退场。
教育成本降下来了,出生率才有可能上升。
3.政策
当你理解了当下中国教育的公平和成本这两个底层问题,就会理解各种已经发布的政策,甚至预测未来可能发布的政策了。
为什么幼升小、小升初,要就近入学?为了公平。
但是,有钱的父母,想打破这种公平。于是他们通过买“学区房”,以获得好学校的入学资格。学区房的本质,就是好的教育资源的货币化分配。
那怎么办呢?
2019年,北京市出台“多校划片”政策,多个学校,对应多个片区,降低房子与好学校的对应关系。
家长怎么办呢?多买几套。继续努力用货币,获取好的教育资源的优先分配权。
这场博弈,尚未结束。
为什么本来自主招生的私立小学,现在要摇号入学?为了公平。
我自己出钱创办的小学,我招什么学生,难道不应该我自己说了算吗?也许不行。
因为私立小学学费高,所以能雇到更好的老师。有钱的家长,因此就可以用钱,买到最好的老师服务。长此以往,好的老师,都会流到私立学校去,教最有钱的家庭的孩子。而有钱家的孩子,因为有钱,就获得了更大的在竞争中胜出机会。
所有这些政策,都是把钱,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解绑。
回到教培行业。
今天的教培行业,本质上已经变成了“用钱分配教育资源”的游戏道具。大量资本的疯狂介入,铺天盖地的广告投入,更是大大提升了这个游戏道具的价格。
所以,站在本质的角度看,这一轮的整治,不是以“必须拿到牌照”,“只能预收3个月的学费”,“不允许虚假宣传”为目的的。这一轮的整治,是以“让钱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脱钩”为目的的。
只要哪家机构号称“参加我们的培训,能有效提分”,这个机构,可能就会有问题。甚至有些机构曾经打过这样的广告“你来,我们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机构都是作死。
可是,这样的整治没用吗?焦虑的父母,总是能找到办法,给孩子补课吗?
是的。这个焦虑的来源,是高考。只要高考不改,焦虑不灭。那怎么办呢?
占用学生的时间。
如果你以后,看到孩子周六由学校托管这样的政策,不要觉得太惊讶。为什么?太奇葩了吧?但是,也许只有把孩子的时间占住,才能杜绝校外“用钱分配优质教育资源”。
这听上去是下策。但这也许真是没办法。
先说说我,我是个沾了点淫妻嗜好的人,这个女友也知道。于是有时候啪啪啪,她会配合我,做一些特别刺激我的事。
不过先说一下关于这个嗜好怎么来的。我记得是好几年之前搜小黄书,看到一个绿帽淫妻的整合包。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淫妻,但绿帽倒是从字面意思就懂了。当时还在想,怎么会有人喜欢看戴绿帽子的小说呢,不过那个时候资源真不好找,索性就看看到底写的啥…
不看还好,看了就后悔了,淫妻就像毒药一样,一旦染上,就戒不掉了…
记得第一次看着淫妻绿帽撸射的时候,是看的动漫,在学园里,女主被几个混混当着男主的面,轮奸了…那时候觉得特别兴奋…忍不住幻想女友就是女主。不过撸射以后,又特别反感,特别不能接受女友被别人上了…
总的来说,就很矛盾,性欲来的时候,会尽情幻想女友被别人如何如何,射了后呢,又对此尤其反感。就保持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好了,现在说说,女友在知道我有淫妻嗜好后,我们的性生活是什么样的,我挑了三个特别有感觉的事情分享分享。
1.就平常啪啪的时候,相信各位都会遇到过。就是啪着啪着两个人会陷入没激情,没感觉的机械式运动中,操着操着,女友的下面也干了,我也没法射…这种时候特别没意思…一开始会边操边挑逗,捏她的奶头还有阴蒂,保证有水…
直到后来有一次,我后入女友的时候,说特别想再来一个人,干她的小嘴。没想到女友居然呻吟说,要去找野男人,操她,还要当着我的面操…
那个时候我是第一次听到女友说这种话,当时心里有两种感觉交杂着。一种就是刺激,毕竟这是女友亲口说出来的,听着就很让我想射,还有一种,其实是害怕,对,就是害怕!因为平时的时候,我会发一些3p的动图给她看,就特别害怕自己潜移默化的行为,让女友真的会渴望被几个男人操。
在这两种感觉交织下,我射得特别快。事后我侧面问她,刚才的话真的假的?她却反问我希望是真的假的?我急忙摇头否认,说,虽然啪啪的时候想看她被人侵犯,可大部分时间是理性的,打心里还是接受不了。
听了我的话后,我发现女友松了一口气,她说,这个小两口玩玩就行,来真的肯定后悔。
2.第二件事,也是我最难忘,射得最爽的一次。
那时候我和女友异地,我在野外工作,她在上班,然后两个人的性欲都来了,但又没时间开房。
下了班后,公司宿舍里就我一个人,每天都会习惯性的逛逛1024还有其他小网站,晚上确定没人了我就有点想撸。才刚开始,女友就打电话来了,问我在干嘛,我说在撸管。接着女友问是不是又在看3p视频,我撸着鸡巴说,是,特别希望她就是视频里的女主。
没想到,下一秒,女友居然说,她现在没穿衣服…
我问她干嘛不穿衣服。她说有个男人就在她旁边。我的天呐,当时听到这句话,先是脑袋一嗡,又难过又刺激,就觉得鸡巴硬得不行,但同时又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不过还没等我开口,就听见女友的笑声,我才反应过来,她骗我的。心又马上放下了。我没揭穿她,不过她应该知道,我晓得她是在逗我的。
然后女友便开始呻吟,从电话里描述她旁边的男人在摸她哪哪哪,亲哪哪哪,描述那男人有什么八块腹肌,鸡巴大,比我的还大…后来就叫得更大声,模仿被人操的叫声,啪啪声都给我弄出来了,不过听着太假,那个是用手打屁股的声音,和胯部撞屁股的声音不一样。总之,女友就是在电话里模拟出一副被人操的画面。
我一边撸一边带入女友描述的画面。问她被那个男人操,什么滋味,她说舒服,太舒服了!我知道她是在刺激我…
当时快到射的时候,兴奋得不行,想法很容易冲动。我就边撸边说,真的很看她被人操,被强奸,被轮奸…当万人骑的公交车!女友就说,她也想被强奸,被人操…还故意的叫得特别大声,说被除了我以外的鸡巴操起来一定很舒服…那次女友真的很懂我胃口,每一字没一句都说到我心坎,知道什么能刺激我。那次也射得特别爽,就如身临其境一样…
说实话有时候我真搞不懂自己想什么,想要的时候,意淫得特别疯狂,完事了又害怕真发生了。
那天射完后恢复机智了,居然怀疑女友是不是真没穿衣服,旁边是不是真有男人…想想又觉得自己太恶心了,又要玩,又不敢真玩。撸射十分钟左右,我还是有点小担心,开视频过去,女友确实没穿衣服,不过没男人。我问她,刚才用手拍屁股累不累,她说没拍屁股,拍的大腿肉。
3.第三个,也是开房的时候发生的,因为那次买了SM用品。买了一套粉色的,全是粉色的,太他妈辣眼睛了。可能是平时啪啪觉得没激情了,所以那次想玩点刺激的。
给她戴上眼罩后,又拿手铐,脚拷给她拷死死的。一推就把她推倒在床上,动是能动,就起不来,趴在床上一直保持翘着屁股的姿势。
当时我也是性欲上头,淫妻又上头了。就悄悄躲到厕所,把所有灯关了,她戴着眼罩啥也看不到,喊了我半分钟左右,我也没应她。差不多一分钟,我才悄悄的走到床边,摸她的屁股。一开始她被吓了一跳,说我干什么怎么不回她。我后来也没回她,全程一句话不说,就默默的摸她的全身。
后来她说知道是我,幼不幼稚。
等我快开始干她的时候,她就开始刺激我了,说。
“老王…我老公今晚不回来了,快用你的大鸡吧操我…”原话是这样。
当时一听就觉得特别刺激,觉得自己女友就像个戏精,有时候又觉得自己挺幸福的。有这么个懂自己的女人。
操的时候,她不断说让老王干死她,说什么鸡巴超级大,后面说太夸张了,说鸡巴有30厘米长,搞得两个人都笑场了…不过那次是真刺激,我把自己想成隔壁老王,操着女友…头一次发现还能这么玩。
以上就是印象最深刻的三个,其余的还有不少,但不怎么刺激。不过有几次女友还是会强调,陪我玩可以,来真的绝对不行。我也是这么觉得,毕竟淫妻绿帽什么的,能有这么懂我,戏精的女人就够了,没必要真去玩…
后来我也会问女友,她配合我玩的时候,刺不刺激?女友回答和我差不多,就性欲起来了,配合我就挺刺激的…不过要真有个男人突然跑过来操她,她肯定一脚踢回去。
她接受我发她的裸图到网上,但不能露脸,我问她,是不是为了迎合我,她如果有一丝不想,我绝不会发,不过她说不是,看到自己的裸图发到网上,还挺刺激的。不露脸就好…
外阴整形有必要吗?
“妹妹”也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你对自己的“妹妹”满意吗?
如果可以通过手术来改变“妹妹”
你会想去做吗?
这几天,关于女性为了美做的几种手术在网上掀起了讨论。惨不忍睹的“瘦腿术”之前已经讨论过,这种用伤害自己身体来换来所谓的瘦腿美感,实在没有任何意义。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外阴整容。
微博上经常看到类似的咨询:我的小阴唇不是很对称,一边大一边小,这个可以通过手术改变吗?小阴唇肥大是不是可以手术?
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是不对称的,如果不是影响到生活,并不需要处理。有一部分女性因为阴唇肥大,影响到了生活,这一类是有必要就医治疗的。
所以你不妨问问自己在以下情况时,你的私处是有明显的不适感或者疼痛感?
骑单车
运动健身
潜水
瑜伽
穿紧身裤或牛仔裤
性生活
女性想要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美好很正常,但是对于是否要做外阴整形这件事,我们还是请专业的妇科医生来为大家谈一谈。
性教育缺的一堂课
在讨论需不需要做外阴整容之前,我们需要在青春期学会的一堂课是“我们的外阴是什么?”而因为这堂课的缺失,LoveMatters的后台经常会收到以下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女孩,甚至男孩:
为什么我的外阴不一样大?
为什么我的私处这么黑?
他们说我外阴太大是经验丰富?
为什么女朋友的和小电影里的不一样?
了解自己的外阴并欣赏它,了解不同身体部位的功能和位置并感受它们。这是一堂很重要的课!
如果青春期缺课了,在成年的世界里,作为女孩,你会因为对人体的不了解而自卑而困惑;作为男孩,如果缺了认识女性的这堂课,你会在亲密关系中有无端的揣测和质疑。这些都是我们不幸福的因素。
以下是英国国家医疗服务机构给大家做的“外阴介绍”图册。下图这页在讲“阴唇和青春期”:
“青春期是你的荷尔蒙水平升高,在体内产生变化的时期。青春期可以从不同年龄开始,但通常在9到15岁之间。青春期让你长高,在新的地方生长毛发,发展乳房,开始月经和外阴发育。人们对青春期期间你的外阴变化的讨论不多。在青春期之前,人们的内阴唇较小,这是你不容易看到的。青春期开始时,他们会成长。
阴唇的一侧先于另一侧发展是很普遍的。身体会发生变化,外阴看起来有些不同的想法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习惯。”
外阴整形是什么?
女性外阴整形学是以美容与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进行的手术技术。目前主要包括:小阴唇肥大矫正术、阴|道紧缩术、阴蒂包皮修整术、大阴唇丰隆术、大阴唇吸脂术、处女膜修补术、阴阜整形术、G点注射术等。
近年来,此类手术数量逐年上涨。据美国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协会数据显示,外阴整形手术从2007年的4505例,到了2013年手术量增幅44%。其中,小阴唇肥大矫正术需求量居于榜首,据英国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0年间其手术量增长了5倍。微博上发问的姑娘也最关心这个问题,那我们今天就主要谈谈小阴唇肥大矫正术。
关于小阴唇
在生理层面的小阴唇:小阴唇,作为女性外阴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保持阴道口湿润,防止外来污染,维持阴道自洁的作用。但是先天遗传、慢性刺激、口服雄激素、人工牵拉、及多次妊娠等因素均可导致小阴唇增生。
过于肥大的小阴唇可能导致尿流方向改变致使外阴局部卫生状况较差引起外阴阴道炎, 也容易因为反复摩擦导致表皮破溃甚至癌变。
在审美层面的小阴唇:虽然女性外阴结构本身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度,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于外阴审美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主流文化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外阴美学标准:结构完整、比例协调;小阴唇对称、菲薄,隐藏在大阴唇内;阴蒂包皮与小阴唇大小比例适当,无堆积和臃肿,能够使阴蒂微微显露;大阴唇丰满皮肤无褶皱,富有弹性;阴道外口和尿道外口位置适当,阴道无明显松弛。
虽然在一项针对319名要求进行外阴整形手术的人群进行外阴测量的数据表明,双侧小阴唇宽度差异达到25%的女性占了近1/3,但是在所谓的主流文化影响下,有些女性会认为小阴唇不对称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从而要求手术治疗。
然而,女性的外阴本来就是不尽相同的。下图有的读者很熟悉了,这是雕塑艺术家Jamie McCartney历时5年的艺术作品——“阴部长城”(The Great Wall of Vagina ),由400名年龄在18-76岁志愿者的生殖器倒模组成。
其实你看,“它们”形态各异而且都负担着我们女性身体的各项重要机能,我们有什么理由觉得它“不够美”呢。正视它,或许是正视并爱护我们自己身体的重要开始。
目前的问题和争议
首先提出一个观点:美国妇产科学会指出女性外阴整形手术存在市场化的问题,而并非医疗需求;其次,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
具体到小阴唇肥大矫正术:
目前医学界对于小阴唇肥大的确切定义及其矫正手术指征,尚无统一的定论。对于是否应该实施小阴唇肥大矫正术,如何选择病人等问题,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在将小阴唇向侧面轻轻牵拉的状态下,宽度应小于5cm即属于小阴唇肥大。
也有学者认为,若小阴唇肥厚或肥大,外露甚为明显,超出大阴唇1cm以上,行走时摩擦引起不适,影响尿流方向,甚至影响性生活者,即可考虑手术治疗。
可以看到小阴唇肥大矫正术的手术指征很不明确,很多手术的进行多是由于患者受到外界影响而要求进行的,即:“市场化“。很多鼓吹的广告词正式在重塑大众的畸形审美,这一定是要非常警惕的。比如:
小妹妹颜值不够危害大!
美丽“唇”形,心动不已!
小妹妹不紧致,姿势再多都白搭!
(找了一堆讨厌的广告,但不想再写它们了,请大家看到一个撕一个。)
说回有必要进行手术的情况,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直线切除缝合术、楔形切除术及中央表皮缝合术。三种方式各有利弊,术式选择根据患者是否要求保留自然的小阴唇边缘及患者本身的术前形态而定。
其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血肿、瘢痕、色素脱失、切口裂开或洞穿性缺损、阴道外口抬高或过紧、疼痛、性快感减退等。由于目前关于该手术研究文献证据类型级别较低,多局限于临床病例的观察,缺乏长期随访的结果。
换言之,“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仍未得到充分的的论证”。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鼓励创新,宣扬个性的今天,聪明的你真的觉得有一个标准版的“妹妹”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
拱城里白菜🥬的张同学
最近,衡水中学一位张同学的演说火了。大家看一看,体验一下张同学的“拱城里白菜说”和什么叫做“为了出人头地而咬牙切齿”吧。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演讲,我心里不是感动。
而是惊吓。
张同学为了“把城里的好白菜拱了”读书,既缺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又没有“一个男人应该始终以家人为重”的责任感,只透出浓浓的阶层自私、精致利己。所以,也怪不得很多父亲看到这段演讲后,语重心长地跟自己的女儿说,一定要警惕这样的男人,他们想娶(Gong)你,不是因为在你身上看到了爱情美好的模样,而是相中了你与生俱来的户口。
想出人头地本身并没有错。
但眼下社会上很多人的戾气在于,他们并不是“拱了”好白菜就心满意足了。在他们求学若渴,最愿意接受人生引导的黄金岁月里,接触到的都是些“不出头毋宁死”、“不甘平庸”之类的人生鸡汤。
恐怕,他们的人生里就只剩下“出人头地、征服世界”这一件事。
恐怖的是,要是这件事出了差错,他们随时可能变身恶魔。
可以参考一下前不久大连那个开着宝马撞死五人的车主。
他留过学,当过总监,买房买车,人生拥有过高光,已经超过普通人很多了。但一旦失意,他想的不是如何绝境处振作、潦倒时翻身,而是疯狂报复社会,好像社会欠他的一样。最终的下场是以他人之血铸就了自己灭亡的命运。
我想,这才是大众对那些整天打了鸡血的人,心生恐惧的原因。
张同学喊出:“我们是为了改命啊”的瞬间,说老实话真把我吓着了。他咬牙切齿的样子,似乎我们都妨碍他逆天改命了。
阶层跃升是我们所有人的追求,但不是人生唯一的目标。眼看着张同学咬牙切齿、目露凶光,我下意识地想:你想换命,但也不要踩着“城里好白菜”们无辜的躯体吧?让你的父母不得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并不是“城里白菜”呀!
张同学,你没必要跟“白菜”有仇,不必通过“拱了白菜”当做社会对你的奖赏,更不必通过征服好白菜的方式体现你对世界的征服。
用“乡下土猪”和“城里白菜”来营造对立,恰恰说明了自己内心的自卑和狷狂。世界辽阔如此,为何作茧自缚?
白菜们不欠你什么,你也不必把“出人头第”当做对社会的复仇。你如此疯狂,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给你喝鸡汤的人,无疑在里面放了毒。
对张同学劝告一句,要把“城里的好白菜拱了”,恐怕仅仅读完一个好大学也不够:一般好点的大学毕业生年薪30万算是很不错了吧?扣掉生活开支,一年也就存下20万,但在城市普通有产阶层的眼里,依然是一个买不起房子的“凤凰男”。
他们在背负着“全村的希望”的同时,却也背负着农耕文明和氏族文化的沉重压力,并不是一个“乘龙快婿”的样貌。
张锡峰的声嘶力竭,让我感到惊吓。如果这孩子以为考上好大学就是人生的高光时刻,那我想这种错误认知,一定会在他其后的人生中,让他感到深深的挫败感。这孩子把这看得如此重要。我不忍心去想在他受到打击时的痛苦。那也许是尚未真正成熟的人难以承受的。毕竟,在他心智接近成熟的关键阶段,他的生活充斥着早上5点半起床,充斥着鸡血口号,充斥着“逆天换命”的怨念,很难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
我们都知道高考对很多人来说是重要的契机。但我不敢相信那么多人把高考看成了唯一的机会。
现在这个世界如此多元,靠着大学带来的那点儿“Buff”就想做“天之骄子”?图样了吧?
快手一哥辛巴,90后,出身东北农家,中学都没念完更别提大学了。不照样一场直播带货20多个亿吗?
当然,很多人说,辛巴没读过书,所以带货屡屡翻车,口碑炸裂。你看人家全网口红一哥李佳琦,模样好活更靓,因为人家读过大学,所以生意做得比辛巴好。
我承认李佳琦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跟托尼老师一样美丽细心,带给人们的观感确实比辛巴强八辈子。但要把李佳琦的成功归功于大学,这还是太牵强了:人家读的是舞蹈专业啊!!!对于卖口红有个卵用?
今天的大学只是一个门槛,一个可能能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并且方便用人单位HR筛选简历而存在的门槛。有它没它,差异并不明显。
是热爱,而非高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所以,即便张锡峰这般声嘶力竭,要让农家孩子成为父母的骄傲,光是考上大学也还是不够的。
我确实被张锡峰的声嘶力竭触动了。但我想,如果他谈的是如何更好地与人社交、融入社会、搭上时代的快车造福人类,我会对他的前途,放心得多。如果他告诉我,通过12年寒窗,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志向,想明白了自己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那我就丝毫也不会为他担心了。
同样出身贫寒农家,湖南耒阳高考考生钟芳蓉,以676分的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收获全网祝福:“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这才是时代崇尚的榜样。
说到榜样,我确实被张锡峰的声嘶力竭惊吓了。但我想,如果他谈的是社会正义,人类前景,那我会多么快乐。
张同学无限憧憬自己的高光时刻:
“我会去想象我在台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我,淹没在掌声中”
而他也反复表达着对于沦为平庸的恐惧:
“你可以选择去做一个平凡的人,但请你千万不要做一个平庸的人,做一个普通人”
其实,刚才已经论证了,哪怕张同学真的如愿考上北大中文系,其实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依然大概率沦为为了五斗米折腰,为了养家糊口终日奔忙的普通人,甚至成为他所不削的“平庸者”。
无疑,衡水中学选送这样的选手上台,一定是张同学代表了某种“衡水精神”。但除了内卷之外,我实在看不出“衡水精神”到底有什么更积极的意义。曾经,我也是被灌了“星辰大海”的毒鸡汤,但后来我的想法改变了:
一个更好的社会,是普通人可以选择平庸、选择躺平的社会;一个更好的社会,是一个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所处哪个社会阶层,都可以昂首挺胸,拥有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一个更好的社会,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爱好去选择生活方式,而不必听从一些人的“鸡汤”,违心地为了“出人头地”而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
而一个更好的人,不是“背负着全村的希望”去“忍辱负重”地“拱城里白菜”的人。相信我,即使拱到了“好白菜”,那个女孩和你,都不会快乐,因为好的婚姻不是因为征服,而是因为爱护。
一个更好的人,是像李文亮、张文宏、张煜医生,罗翔老师这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高尚人格,守护公众,让社会平稳发展,老人孩子欢笑,成年人不必担负过多压力、免于担惊受怕的人。
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于在聚光灯下才能找到自我,反而来自于能够接受自己的平凡、普通,乃至平庸。
一个社会的安宁,不在于少数精英雄踞于食物链的顶端,其实来自于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喜欢的谋生方式和深爱的人。
人类的终极和谐,不是因为少数人的“出人头地”和其他人无辜“被拱”,而是基于所有人之间的爱和相互欣赏。
这些衡水中学没教会你的道理,张同学,希望你能懂得。
三个小孩的故事
这篇文章,想先跟大家分享3个孩子不同的人生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知乎一位匿名用户的自述。
2002年,她15岁,刚初中毕业,决意辍学。一心想着,反正迟早都要工作,不如早点挣钱。于是那年9月,当同龄人都走进高中,她一头扎进了社会。
因为年纪太小,连厂子都进不了,只能去小卖部打工。
一个月,300块钱。
干了半年,她转去网吧当收银,每月500块。在这里,她自学打字、上网、泡论坛。借着电脑,看过繁华世界,她有了第一个人生目标:去大城市。
2003年,17岁的她只身一人来到广州。可无亲无故、无本事傍身,花了一个月时间面试,才找到一家餐厅当服务员。整整4年,她从端茶倒水到领班再到楼面部长,也算是努力攀升。
但职位再高,也只有1800一个月。她咬咬牙辞职,投奔了前同事,进了夜总会。
夜总会的“乱”,她不是不知道。可在那里当服务员一晚上就有100块小费,生意好时还有200。
对她而言,已是极大的诱惑。她几乎从不休息,每月兢兢业业,能挣4000块。
手头宽裕后,她报了个电脑培训班,学会了最基本的办公软件。因为不想一辈子被贴上“夜总会”的标签,索性辞职,去写字楼碰碰运气。
可毕竟学历有限,即便偷偷把简历改成了“高中”,应聘到的,也都只是小公司里的小职位,随时岌岌可危。
在某人力资源公司当文员,才几个月,就惨被裁员;在某集团分公司做前台,苦干了两年多,结果分公司被撤销,她也失业;
之后又去了某技术公司,可两年光阴搭进去,公司绩效越来越差,部门形同虚设。辗转这么多年,她始终没能求得一份安稳的工作。工资最高时,也没超过4000。
好在这些年,她自知条件不好,比谁都拼命。研究公文写作,学Excel函数,还花了3年时间看书、考试,拿到了自考大专文凭。有了学历,她才终于得到了更多面试机会。
2015年,她进入某互联网公司当人事,靠着一步步学习、成长,从月薪6000,干到了如今年收入20万。
从2002年到2021年,从15岁到34岁,一个初中辍学的女孩,花了整整19年的时间,才将自己从月入300的打工妹,变成了年入20万的白领。
很励志是吧?
但这其中的酸楚和拼命,旁人实难体会。
第二个故事,也来源于知乎,是一个名叫@丸子 的姑娘。
2011年,她初中读完后因为成绩不好,进了职高。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
职高不比普通高中,能考进大学的只在少数。而且所谓的服装专业,学历作用也不大,她毕业后,还是只能去车间里做剪线头的工人。流水线的工作,日复一日,没有正规的制度,经常加班加点。
而且小厂门槛低,身边的工友,要么是像她一样的职高毕业生,要么是上了岁数的阿姨。
那一年,她才17岁,有一万个不甘心。可摆在她面前的选择,并不多。或是回家种地,或是去美容院做学徒。
但不论哪条路,都一眼能望得见头。幸而在职高时,她上过PS课,学过设计课程。
找了家网店店铺,帮着拍拍照,发布一些产品。2012年,凭借仅有的文凭和学习积累,她找到一家小公司,做美工。
那时,她连网页设计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补课,还找了些相关兼职,从抠图到设计,一点点学。花了7个月,才做出第一份作品。
但之后,是更多的辛酸。这行人才多,竞争压力极大,她常常熬到凌晨,心跳都越来越快,从120斤瘦到了80斤皮包骨。
即便如此拼命,还是受尽白眼。一次,向某企业提交简历时,面试负责人直接说:
“本科以下学历就不要递上来了,我们不收。”
第二次,好不容易通过面试,HR告诉她:
“我们公司对学历的要求是很高的,你文化程度不高,不过我们主管看你能力不错,希望你好好努力。”
可当她真正入职才发现,HR口里的“文化程度不高”,不过只是安慰。实际上,她是公司里学历最低的。
从那开始,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花一个半小时学英语,上下班路上2个小时都在地铁上看书。
晚上回家、周六周日,也都是在补课。
边工作边自学,花了好几年,终于自考上了梦寐以求的本科。
曾经以为直接工作就可以省掉的读书之路,又在步入社会后,以更艰辛的方式绕了回来。
有了文凭,有了经验,她终于入职了一家很大的软件公司。还为某知名企业设计内部app,得到认可。
从2011年到2021年,这个曾经的厂妹用了10年时间,才一步步将自己的人生改写。
她终于可以笑着说:
“感谢当初的自己,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最后一个故事,大家可能都很熟悉,是一个叫姚婷的女孩。
她出生在湖南益阳,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没有什么背景。读初中时,她成绩并不拔尖,中考成绩只有2A4B,在当时来说,处于中等水平。
考上的高中,也不算什么名校。
来自普通家庭,读着普通高中,看上去平平无奇。
但命运的改写,就是从这时候开始。
在高中,姚婷对自己很有规划,十分自律,3年后顺利考上名牌大学。
又继续在大学里潜心学习,并借各种课外活动提升自己:
参加辩论队、中英文演讲、物联网大赛......
好的环境,飞快塑造着一个人。
姚婷成功直博,研究课题、参加学术会议、出国学习......
而她之所以如今广受关注,是因为去年博士毕业后,她入选了华为“天才少年”。
年薪,156万。
当姚婷的新闻上了热搜后,有网友评论说:
“我刚刚死乞白赖才跟老板谈下了5000的薪资,没想到人家一出校门就有人上赶着给150万的年薪,这实在太扎心。
你奋斗一辈子都未必能达到的终点,却只是人家迈出校门的起点。”
3个孩子,3种不同的人生轨迹。
耳朵之所以分享她们的故事,是因为,又快到一年的中考季。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孩子按部就班上学,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再通过中考、高考,进入大学。
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又十分简单。
在他们眼里,高考才是跃龙门,中考只是决定了“高中去哪儿读”而已。
可实际上,这背后有个长久以来被忽略的事实:
有一半的孩子,根本等不到高考决定命运,而是在中考那一刻,就已然走向了人生的殊途。
你以为像姚婷那样顺利读高中、进大学,是绝大多数孩子的未来?
其实,初中毕业即辍学、职高毕业即打工的孩子,根本不在少数。
耳朵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列出了一张表(为了方便阅读,数据已四舍五入)。
可以清晰地看出,早从1990年开始到现在,普高占比一直只有60%左右。
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是上不了普通高中的。
而分流的局面,从今年开始,只会愈演愈烈。
在多地最新的中考政策中,原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技校6:4的录取比例,调整成了5:5。
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孩子将无缘高中,只能去上职高、技校。
更严酷的是,按如今的政策,很多地方中考失利,是不允许复读的。
因为初中是义务教育,复读只会挤占义务教育资源。
比起高考,这才是更残酷的“一考定终生”。
再者,过去花点钱择校或者上民办高中的路,也在渐渐被堵死。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发布政策,严禁普通高中以任何理由招收“借读生”“择校生”。
另一方面,也不允许分数不够的学生上民办高中。
去年9月,湖南怀化就清退了近800个民办高中的高一新生,将他们强制分流到职高。
总有人说,踏进高中,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大学。
可一旦中考失利,
便如去年中考结束的时候,有位老师感慨:
5000名考生走出中考考场,一个月后,1500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1000名学生考入普通高中,剩下的走入职高技校,或者流入社会。
仅仅15岁的孩子,懵懂无知的年龄,人生的第一次分水岭出现了。
当然,耳朵绝不是“一刀切”地断定,不读书就没出路,被分流就没未来。
知乎两个作者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这个时代,始终在奖励拼搏的人。
只要你足够努力,依然有机会改变命运。
可也千万别忘了,翻开她们逆袭的人生,过往的每一页都写满了酸楚。
从微不足道的打工妹、厂妹,一步步挪近,一点点耕耘。
见的是底层劳动者的挣扎,受的是大环境下对低学历者的歧视,每一天都像走在刀尖上,生怕被人取代。
但反观姚婷,一毕业就拿下高薪,实在叫人羡慕。
诚然,读书也是条不容易的路。
可年纪轻轻出来闯社会的苦,和十年寒窗的苦,哪一个才叫真正的苦?
况且这背后,其实也有幸存者偏差的存在。
常听人说:
谁初中毕业做地产销售,月入2万;
谁职高出身做生意,买了套房;
某个大老板就没什么文化,还不是雇了一批研究生给他打工。
借着这些牛人事迹,宣扬“读书无用论”。
可他们尝过了多少艰辛,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而更多被分流的孩子,在你根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走向流水线、服务岗,不仅工作强度更大,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反而更差。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读书依然是这个时代最快的跃迁通道,这是事实。
虽说职业无贵贱,但却有优劣,这也是事实。
2021年的中考在即,借着这篇文章,我想严肃地提醒所有孩子:
如果你觉得考不上高中也无所谓,那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未来的路,你将需要付出比旁人多十倍、百倍的艰辛。
在廉价劳动力的岗位上,你要机械地重复高强度的工作,可能赚不到几个钱,还落下一身的职业病,并且,灰头土脸,不受尊重;
在学风远不比普高的职业学校里,你要习惯同学们对学习的冷淡,对未来的迷茫,甚至抽烟打架的不良风气;
在进入社会后,你还要接受不可避免的有色眼镜,面试的人事经理,也许看都不看你的简历就拒绝了你,找工作处处受气......
想要在这些境遇下脱颖而出、出人头地,可比当初在中考的考场上多考个几十分,难得多。
更重要的是,你会终于意识到,高学历真的意味着更高的收入。
于是,像那些早早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的人一样,总想着要再自考一个学历。
这才发现,曾经偷过的懒,日后终将加倍奉还。
15岁,谁的前途都是未卜的。
不拼一拼,怎么知道自己这辈子没有更精彩的可能。
你是愿意餐风沐雨,苦哈哈和时间赛跑,挣一分一分的血汗钱。
还是愿意坐在高档写字楼里,喝着咖啡,吹着空调,赚更轻松的脑力钱?
一次考试,也许拉开的就是整个人生的差距。
其间抉择,全在你自己。
一生只需做好三件事:知道如何去选择,明白如何去坚持,懂得如何去珍惜。
大国崛起
小民躺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关》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爱》